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

  • A+
所属分类:音频杂谈

因 为人的耳朵本来就是一个很糟糕的设备,它根本就没办法分辨到底是不是“Hifi” 现代的很多普通的音频设备就早已超过耳朵能够分辨的范围了。我类比一个例子,这个很像现在的视网膜屏幕。它已经超过了肉眼可以分辨的点距,所以我们“认 为” 它已经做到“视网膜”的水平了,再往上面拼细腻程度就没有意义了。音频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人类已经是音频回放的极限了,而不是机器。

我就举两个栗子

1.人类的高频听力在随着年龄不断衰退

先上一个视频,听的时候尽量用耳机,一开始声音别开太大。一般的耳机就可以了,不用太讲究。普通耳机虽然不能完美还原这些声音,但是能听到和听不到还是区别蛮大的。 注意要听到是完整的声音,不是在开头和结尾“pu”的一下,那只是你的音频设备发出的杂音。

这里是原版油条帮视频链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得)我懒得重新发明轮子,这里已经有很好的轮子了,么么哒(只是没翻译)

这里面大概讲的是,人的耳朵的听力范围是在不断缩小的。基本上20岁以上就很难听到19,000Hz 以上的声音了(Hz,赫兹,声音的频率,代表一秒钟内震动的频率,hz越高,音调越高)

优酷的视频可能有压缩,油条帮的会好一些。尽量看原版吧。 不过做过测试之后,我个人只能听到19000hz,算是保养的不坏了。如果实在是不死心的话,可以下载高频铃声文件包,看看能不能听到。如果你的弟弟妹妹能听到,你不能听到。你就认了吧。。。 你已经不可能听到声音里面的“空气感”了

所 以说,作为一个20多岁的人,追求高频慢慢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已经过了可以装逼烧高频的年龄了。我不是说烧友烧得没意义,也别喷我说自己50了还能听到 20k赫兹以上,我只是说普罗大众的听力基本上都衰减了,在高频单元上过度投资是没意义的。这个就好像一堆色盲在讨论哪个显示器色彩还原比较好,拜托其实 我们根本就看不到颜色好么?黑白和彩色的看起来没差好么?不过总是有那么几个色盲会说:我觉得这个显示器过度比较真实,颜色比较自然,还原温润。然后另外 几个色盲听了之后觉得:我觉得也是!哇哇哇好毒好毒!我也要去买!(各种装逼其实都不过如此)

2.人类的耳朵本来就没办法很好的分清声音的大小

在这里说到一个概念,那就是“等响度曲线”

引用自 wiki

不同频率的纯音,在和1000Hz某个声压级纯音等响时,其声压级也不相同。这样的不同声压级,作为频率函数所形成  的曲线,称为等响度曲线。改变这个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可以得到一组等响度曲线。

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说白了,就是对于相同声强的声音,人耳朵的敏感度不同。也就是说“理论上一样响的声音,你听到的响度是不一样的” 而且每个人都略微有一点点差,而且每个人的差随着年龄的改变也会慢慢改变。

我这里就举这两个例子,只是说明,人耳本来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器官,没办法完美的分辨声音。

你 可以这么理解,你用一台80年代老旧的显像管电视机来播放现在的4k电影。效果能达到4k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而你的耳朵就相当于那个显像管电视,4k就相当于现在的高清音频器材。我知道很多人听到这里会跳出来说:我的耳朵怎么可能是那个显像管电视呢?明明绝对是 8K高级摄像机啊!我是决逼可以听出1080p和4k的区别的! 对于这种人,或者说有很多这种疑惑的人。我建议是去多听听,最好是去老烧的老窝。一般老烧的器材本来就不是自己听的,而是给别人参观的(一点儿都没开玩 笑)。他们会很乐意,很开心的让你们去看他自己烧的器材。你只要事后一脸震撼的跟他说:怎么这么毒!这么牛!然后崇拜的看着他就可以了。他还会给你端茶送 水,叫你下次一起来听新碟子。(我也有过这个阶段)至于效果真的好不好。。。你自己扪心自问就可以了,你是不是真的觉得有那么“high”。 如果真的是你能听出其中的区别,那你就真的可以去“烧”。

顺带一题的是,这个最好可以做做双盲测试(你去拜托老烧的话几乎不可能)。因为 心理学已经无数次有人研究过,只要你觉得看起来专业的人调的酒,会比看起来不专业的人调的酒好喝。同理你觉得看起来专业的设备,你觉得效果就会好。要买到 合适的设备,你先要知道你能听出什么样的设备。比如你觉得5k的设备和10w的设备完全没差,那买5k的就够了。个人建议是,整套设备音响是大概1w- 2w。耳机的话2k-1w就够了,在这个区间去找比较合适。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两分货。低端和中端的区别是云泥之别,中端和高端有很大区别,高端和更高 端。。。就去别很小了。更高端和甚高端。。。就是个信仰区别了。

所以,我是想跳出玄学的范畴,来实际的讲讲怎么提高大家的听觉体验

我先写一个结论性的事情,要实打实的提高听觉感受,重点是消除瓶颈

有哪些瓶颈?

这个我分开讲,从音源,到解码器,到回放设备,到听音环境。

作为一个在上面砸过一两辆小车钱的人来说,我也是经历过:哇,这个设备好牛逼!我要买!等买到之后发现 那个设备更牛逼! 我也要买! 到最后看到圈子里某些人的某些做法就会想:这么做到底值得不?有没有这么大的区别?其实后来我想说:听音设备只是设备,音质再好也是听音乐罢了。真的有这么多精力,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花在这上面,值得么?有什么产出么?买了之后生活变牛逼了很多么?如果答案是:是的 那你就可以随便花钱。如果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那就大概凑合凑合就成了吧。我老实说我现在听音乐最多的设备是单耳机的蓝牙耳机,M165之类的。因为这个东西在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带,没人会说你带蓝牙耳机是工作不认真。反倒会认为你是工作很严肃,很繁忙的人。而且在工作的时候,我本来就只需 要一个音乐的引子,反正我会自动脑补歌曲内容的。。。LOL,对,我就是完全退烧了,要鄙视我可以尽情鄙视。不过你敢说一个就连只能带单声道蓝牙耳机还要 听音乐的人不爱音乐么?我先说一下,在什么值得买上,解码器和回放设备是大家讲得最多的。因为在这上面最容易烧,本着懒得重新发明轮子的原则。我是打算就少说一点,不过我最后还是会推荐一些我觉得很值得买的单品。最后慢慢讲吧,么么哒~

音源

音源的hifi其实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音源其实都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啊。。。我在这里就最浅显易懂的讲吧!)在这里我只讲数字音源,胶片什么的我就不说了。毕竟大多数人不会用到。

    1. MP3 

      MP3 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应该是最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了吧,设计初衷就是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体积,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 频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没有明显下降的意思就是,还是有下降的,只是不容易听出来。所以MP3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和图片里面JPG类似。

       

      MP3 音频编码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可以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 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mp3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但这并不说明他不能用,其实这仍然是一个很实用 的标准

       

而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兼容性无敌。几乎很少能找到不能播放mp3音频的设备。举个例子,我的音乐 库基本上全是在itunes上买的AAC格式,但是想放到车上直接听,有些老款的车就不支持。必须得带上iPod才能放。而且MW1之类的设备,也只支持 MP3,我的itunes里的歌就完全放不了了。

Mp3的音质是由他的比特率决定的(Bit Rate),这个参数在其他的有损压缩格式里面也会出现。简单地说,就是机器要把同样长度的音频画下来,你用多少笔墨(数据量)来描述。着墨越多(比特率 越高),当然就越清晰,越接近原来的样子。在windows里面直接右键mp3格式的文件,再点“属性”就能看到。

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图中这首歌比特率为320kbps

而且音质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我作为一个要求不高的木耳,觉得320kbps就已经完全够用了。我是真听不出来320kbps和无损的区别的,在十几万的设备上也听不出。在移动设备上256kbps也可以接受。但是180kbps应该就是能接受的MP3比特率的底线了,低于180的mp3就慎用了。我是能听出128和256的区别的。所以如果不是找不到更好的音源的话,就不要不要用128kbps的mp3了。

最后再介绍一个CBR和VBR和ABR,这也是MP3里面一个具体参数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复杂部分用高Bitrate编码,简单部分用低Bitrate编码。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ABR也 被称为“Safe VBR”,它是在指定的平均Bitrate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举 例来说,当指定用192kbps ABR对一段wav文件进行编码时,Lame会将该文件的85%用192kbps固定编码,然后对剩余15%进行动态优化:复杂部分用高于192kbps 来编码、简单部分用低于192kbps来编码。与192kbps CBR相比,192kbps ABR在文件大小上相差不多,音质却提高不少。ABR编码在速度上是VBR编码的2到3倍,在128-256kbps范围内质量要好于CBR。可以做为 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比较大,但音质却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我在这里是比较推荐CBR的, 虽然VBR和ABR会比较节省空间一点,但是在现在32gb microsd 卡只要不到90块钱的年代,一张专辑是100m还是50m差距真的不太大。但是VBR可能会有些时候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自己就遇到过在车载原装播放器上 VBR变声之类的问题。可能是VBR在某些设备上支持不好的原因。

2.WMA

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推出的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在只有64kbps的码率情况 下,WMA可以达到接近MP3 128kbps的效果。但是这说明wma比MP3好么?当然不是。。。因为wma已经基本上是一个死掉的格式了

虽 然在128kbps及以下码流的试听中WMA完全超过了MP3格式,低码流之王不是浪得虚名的。但是当码流上升到128kbps以后,WMA的音质并没有 如MP3一样随着码流的提高而大大提升。同音源的一个320kbps的MP3与192kbps的WMA相比,音质和渲染力很容易分别出是MP3较优。因此 对于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来说WMA并不是一个适合的格式。其实个人觉得wma有点像rmvb格式,成也低码率效果好,败也在只有低码率效果好。这个有点类似 一个偷懒的学生,只看百分之三十的书,虽然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只学一点就能及格)但是在稳扎稳打的学霸面前,还是战斗力只有5的渣滓。 在带宽日渐提高的现在,wma基本上就消失了,支持的设备也很少。 我建议直接远离这种格式就好了。

3.AAC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中文称为“高级音频编码”,出现于1997年,基于 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由Fraunhofer IIS、杜比实验室、AT&T、Sony(索尼)等公司共同开发,目的是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标准出现后,AAC 重新集成了其特性,加入了SBR技术和PS技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 MPEG-2 AAC 又称为 MPEG-4 AAC。

AAC号称“最 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 KHz,并且在320Kbps的数据速率下能为5.1声道音乐节目提供相当于ITU-R广播的品质”。和MP3比起来,它的音质比较好,也能够节省大约 30%的储存空间与带宽。可以以更小的文件大小获得更高的音质,同样是128Kbps,我认为AAC格式的音质好于MP3。而且aac支持多声道,可提供 最多48个声道,虽然这一点在音频欣赏上没什么作用。但是艺多不压身嘛。最高支持96KHz的采样频率,这个基本上也是人耳不支持的范围,解码播放所占的 资源更少,理论上来说要求比MP3还低。但是AAC仍然属于有损压缩的格式,与时下流行的APE、FLAC等无损格式相比音质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差距。

总 的来讲,AAC可以说是极为先进的格式,所以被我们的apple官方采用。在itunes上下载的专辑都是aac的。所以基本上你下到的aac格式的歌曲 都是整理好曲目信息,并且带有封面的,用起来十分方便。我作为一个水果用户,对aac又爱又恨。爱在它如此方便和现代,优点太多了。恨就恨在,因为专利和 授权的问题。支持aac的大牌产品有时候并不多。比如mw1。。。比如某些车载音响。。。顺带我觉得aac的实用比特率是128以上

4.WAV

WAV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全称是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 位数,是无损音频格式,理论上来说和CD母文件完全一样,没有音质损失。

在Windows平台下,基于PCM编码的WAV是被支持得最好的音频格式,所有音频软件都能完美支持,由于本身可以达到较高的音质的要求,因此,WAV也是音乐编辑创作的首选格式,适合保存素材,比如SMZDM推荐的各种中高端录音笔,基本上都支持WAV格式。

WAV的主要优点就是,无损,标准化,解码资源占用低。主要缺点就是,太大了,而且很多不太专业的播放器都不支持这个格式。各种普通mp3,ipod,车载音响统统中枪。。。

5.APE

APE 是Monkey's Audio提供的一种无损压缩格式。在APE出现之前,音乐迷们都认为以CD或者WAV来保存自己喜欢的音乐素材是最好的方法了,但APE的出现,足以使 他们改变这种看法,因为APE既可以保持音乐信号的无损,又可以以比WAV高得多的压缩率(接近2:1)压缩WAV文件,而且可以无须解压而直接播放。由 于压缩后的APE文件只有原文件一半左右大小,APE格式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希望通过网络传输音频CD的朋友来说,APE可以帮助他 们节约大量的资源。APE如此流行,在网上也比较容易能下载到APE格式的文件。

APE也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它是从庞大的WAV音 频文件压缩而来(记得我刚刚说WAV是中介么?)要比MP3格式的文件要大。APE在网络上是很流行的,基本上各种歌都能下载到APE格式的。因为APE 文件容量要比WA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节省带宽。但是重点是APE是无损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把ape解压成WAV,这个文件是和原来的母WAV一模一样 的。

所以APE也是无损音频格式,他和mp3, aac的等等有损音频格式区别类似于。有损音频是把相机里面的raw文件转化成jpeg,其中有丢失的信息。但是ape是把原来的raw文件直接打包成 zip 文件,可以随时无损还原成raw文件。诚然打包出来的zip比jpg大,但是效果却会比jpg好上很多,这也就是ape流行的原因。

6.FLAC

Flac 全称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中文直译为 自由无损音频压缩编码)FLAC也是一种无损编码格式,FLAC项目由Josh Coalson在2000年发起并开发。FLAC是一个开源格式,而且编码比较简单。总的来说支持的设备比APE略多,支持硬解FLAC的设备也比APE 多,总的来说更省电,但是体积比APE略大。

FLAC对比Ape还有两个优势,第一个是支持的metadata选项更多。就是支持封面啦, 切轨啦,加tag之类的操作。这点在我看来蛮重要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Flac文件有一点点损坏的话。整个算法会直接跳过被损坏的部分,直接静默 掉。如果APE损坏了的话,就直接不能听了。

总的来说,比起APE,我比较喜欢FLAC。当然这纯粹是个个人偏好,他们音质是完全一样的。

音源方面的总结:

总的来说,MP3比特率超过180放心用,aac直接上256(实际上itunes默认也是这个码率),wma最好不要碰。无损压缩格式就很无所谓了,音质都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找到什么版本的,你的设备能支持什么格式,到时候转换就可以了。

不 过在这里讲一个很恶心的现象,就是有时候,某些很小众的专辑本来没有无损音频,但是有蛋疼的人会把320kbps的mp3转成无损。甚至128kbps的 mp3转成无损。如果你听得出来,就会觉得很坑爹。如果你听不出来。。。那也无所谓。。。就是占硬盘了。所以要去下载专辑什么的,尽量直接正版CD转 flac,或者itunes买正版,再不济也找一个靠谱的发布者! 

我为什么把这个看起来比较常识性的东西拿出来说一下,是因为音源是之后所有设备的基础。 只有在确认了你有比较好的音源素材之后,才可以开始谈其他的任何升级。你拿128比特率的mp3去接几万块的耳机音响,出来的还是几十块的效果。 切记!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如果你本来听得都是128比特率的音乐,那直接升到320,音质就可以免费的大大的提升了,何乐而不为呢?

嗯,姻缘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说说解码器

解码器(DAC)

DAC 全称是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中文就是数字模拟转换器。就是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的机器,可以被叫做声卡,DAC,解码器,数模转换器。取决于你想怎么装逼 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Mp3,CD,MD等等设备也可以被当作DAC,因为他们的作用也都是把数字文档转化成模拟信号。

额。。。说到这儿我就有点儿语塞了。因为其实我觉得,解码器其实都差不太多。。。对对,我知道我会被喷,我会被喷得很厉害。但是我真的觉得解码器都差不多,我的观点和这两个哥们儿很类似,那就是他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具体地说。我觉得超过1000块rmb的解码器我就听不出什么区别了。

顺 带我在这里说一下,如果你有一个支持光钎输入的又不太便宜的音响。你就可以无视声卡这段了,因为你的DAC这一部分直接就在音箱内部做了。直接用板载的光 钎输出就可以了,都是数字信号,一模一样的。如果要说他们有区别,就像是说“我觉得用HDD硬盘装的大姐姐比SSD装的lu起来更持久”。这真就又是玄学 了。

声卡有这么几个主要的参数,我不打算细讲,因为这个是要延伸开来讲,每个参数都能讲一整篇,这里给出wiki链接,有兴趣的仔细阅读。 我在这里挑重要的讲(分形既视感,知识这种东西好牛逼啊。。。)

分辨率:

模 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是指,对于允许范围内的模拟信号,它能输出离散数字信号值的个数,也叫做采样位数,采样值或取样值。 声音是一钟波,有高有低。分辨率就是指,能够把它切成多少份(离散值)。 实施标准基本上是16位的。16位也就是2的十六次方次,也就是把响度分成65536份。我个人认为,我早就分不出区别了,所以我觉得16位就够用了。现 在市面上也有24位,32位的。但是音源不支持,而且关键是,耳朵支持么?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 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在当今的主流声卡上,常见的的采样频率有44.1KHz、48KHz 96KHz 192KHz。顺带CD的采样频率是44.1KHz,接下来的就不用我说了吧? 我真听不出来更高级的采样频率的区别。

信噪比:

信 噪比,即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又称为讯噪比。在音频领域上来讲是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 音越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一般来说80dB以上就处于可以用的状态。但是其实实际上这 是个理论值,信噪比很容易受到其他器件的干扰,还是用耳朵来收货比较好。

其实我觉得是信噪比是在声卡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这是我惟 一一个能感受到很明显区别的地方。信噪比这个参数,一般不要太相信上面标的参数。因为这个参数都是在最优环境下达到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DAC的环境其 实很糟糕。很容易受到周围电磁波的影响,特别是板载声卡(也就是主板自带的声卡,区别于独立声卡)因为它直接就暴露在机箱里各种原件的辐射下。 在很多时候板载声卡并没有做到很好的屏蔽,所以导致声卡的底噪很明显,特别是一些低端的主板,本来PCB就设计不好,为了增大PCB利用率就直接把板载声 卡随意放在高频信号旁边,自然就没办法听。

我在这里举一个正面的例子。

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华硕的ROG主板声卡都是用一根粗粗的红线来和主PCB划清界限的比如华硕就会在高端主板上专门为声卡划出一片区域。这样的信噪比就无疑会比杂乱无章的低端设计好很多,甚至可以达到一些低端内置独立声卡的水平。
而独立声卡的生存条件又会好很多,他们离主板,cpu更远,相对来说干扰又更小。而且他们很多都被封装在专门的屏蔽盒内。进一步减小了底噪,提高了信噪比。

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图中这种为半开放设计,虽然不是完全隔离,但起码好过开放设计不少

接下来提供一个免费提升音质的方法。那就是——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之外,不要用机箱前置的音频接口。装过机器的人都知道,一般机箱提供的音频线都是质量很烂也没有屏蔽的线。哪怕是几千块的机箱也是这样。他们在机箱里的作用就类似一根小天线,搜集犄角旮旯的各种高频信号。如果你买了很贵的独立声卡,然后用前置接口。。。我就不好说什么了。。。

接 下来还有音质更好一点的选择,就是外置DAC。现在的外置DAC基本上都是USB接口的,俗称USB声卡什么的。这个是我最推荐的,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玩 ITX,主板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插槽(我也是)。而且外置声卡的在机箱外这个先天优势本身就决定了他在信噪比上面可以做得比独立声卡更好。如果再加上是全金 属的机身,完全就可以成为一个法拉第笼完全无视外接干扰了。所以外置DAC一般性价比比较高,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得到比较好的信噪比,所以我在这里推一下 外置的DAC。

还是看看这个胖子的经验(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得)吧,我觉得他说得还蛮正常的。要我单独写DAC估计也得这么长,估计还得更长。因为我懒得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我就在他的基础上写吧。接下来的就算是一些个人的经验,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比较没有结构,但是句句都是亲身经历,无价之宝。

  1. 如果你真的预算在5k以上1W以下就真的可以淡定的买一个PHA-2 然后再加任何一个喜欢的牌子的4-5k耳机就好了。因为1W左右的预算大概就能做到这样了,没什么特别好的方案了。我觉得这个价位的设备是最有性价比的,可以买到这个程度就够了。然后建议买一个Dragonfly在外面随时使用。因为你会发现你在外面听到底噪很大的音频会很抓狂。
  2. 如 果你预算在10w以上就别看这篇文章,自己走到当地高端音响牌子代理商那里直接进影音室。多听听,喜欢哪个买哪个。去什么牌子的代理商就看你自己的爱好 了,能卖到这个这个价位的音响,都没什么硬伤,区别都只在于风格,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林志玲和刘亦菲和奶茶妹妹和安洁莉娜朱莉哪个好看?我觉得我 真说不出来,只是随便塞给我一个我就挺乐呵了。
  3. 如果你的预算在2k到5k,建议买一个低端一点的DAC+一个高端一点的耳机。DAC算是消耗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一个好的耳机好好保养,自己学会换线,可以用十年。推荐的DAC如:铁三角 AT-HA40USB 耳机放大器FiiO 飞傲 OLYMPUS-E10 USB 解码耳机功率放大器,都底噪不高,配合高阻抗耳机起码我是听不到底噪的。
  4. 我为什么没推荐1w-10w的设备? 因为这个价格区间能玩儿的空间是最大的。这个级别的朋友一般都是有自己的观点的,而且都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所以我没必要推荐。
  5. 不要碰任何400元以下的,或者非全金属的DAC。迷你型非全金属的除外,不过得把底线提到1.5k。
  6. 千 言万语不如自己亲自试听,不要在网上看了测评就马上去买了。音频这个东西像是鞋子,写到天花乱坠不合脚就是不合脚。当然你是为了美要去买不舒服的鞋子,就 当我没说。如果担心价格的话可以试听后去电商买,尊重音频店老板就可以了,不要太过意不去。毕竟这个生意本来就是看的多,买的少。心水某个设备去多听几次 攒够钱一年后再买也是很正常的。音频店一般专门为赚钱做这个很少,一般老板都是以贩养吸的发烧友。多和他聊聊天,蹭蹭设备,比在键盘上打嘴炮好很多。如果 那点差价对你来说不是事儿,就在那儿买吧,人老板也不容易。而且你在老板那里买的不仅仅是设备,还有圈子。玩音频重要的是圈子,自己在家里闭门造车也挺没意思的不是么?

    对我来说hifi最大的乐趣在于几个朋友在一起对某个牌子发发牢骚吐吐槽,开着只有彼此懂的玩笑。

  7. 注意器材预算的合理分配,简单说还是注意瓶颈在哪里。个人认为,解码器和回访设备的价格比在1:3比较合适(如果是耳机的话)。也就是如果你买5k的耳机,可以买1k5的DAC。DAC买贵了,回放设备跟不上是白搭。
  8. 如果你真是要Hifi的话,远离胆机。 胆机就是听个乐呵,而且要看你喜不喜欢那个风格,总之先去听听吧。
  9. 如果周围有人呵呵你的装备,那你就呵呵他的志向吧。音频设备只是生活的调味剂,不是生活的目标。。。

最后直接发一个小杀器:BOSE 博士 C5(Companion5)音箱

 谈谈PC音源质量:音源和解码器Bose C5

其 实我觉得这个征文其实只要这么一个答案就够了。真的没必要多写,你觉得你电脑音质不行直接买个C5就完了,但是只写一点点肯定过不了。在两三千元内的价位 内,能够有这么平衡的表现,这么nice的做工,这么...大气的声音,Bose C5作为CHH标配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听到很多CHHer说“震撼的体验,没想到能出这个声儿”我也去买了一套试试我当时就想吐槽:完全就是很正常的声 音嘛。。。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么简单直接的方式(只需要一根usb直插电脑,根本不需要装驱动)就能出让人接受的声音(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有模拟电 视换数字电视的震撼了)。Bose C5其实真的就可以用来直接做PC输出了,声卡什么的都可以无视了。不过严格来说Bose都不算hifi,但是bose是“听得很爽”。不过对于求个乐呵 的你我来说就够了,不是麽?

转自什么值得买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