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作为BB公司的最顶级力作的PCM1704K,一问世就立即闻名整个音响发烧界。直到现在可谓经历无数新颖IC的挑战,很多性能参数上都已经超过了PCM1704,但是就论这个IC的音质在很多发烧友心中依然是最顶级的发烧神器。
PCM1704是一个纯粹的24位R-2R阶梯电流型DA转换器,这种结构需要及其精密的电阻以构造出高精度的电流源,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制造成本很高,所以PCM1704售价自然很高。这个应该是造成在PCM1704之后再无来者的原因吧。由于是纯粹的DAC,所以在设计中的灵活度就很高,虽然技术资料上称该IC只能支持24bits/96KHz,但这个是指在8倍超取样的情况,如果用4倍超取样就完全可以实现24bits/192KHz的高取样率信号的解码。其实在本身高达24bits/192KHz的信号,再插入更多的超取样补插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其量化噪声频谱段也都在很高的频率段上了。所以这个IC是非常好玩的DA转换器件,从而在最终音质上的也是千差万别,我相信PCM1704能出很好的音质,但是要让它出好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发烧友也还在乐此不疲的深挖着它的潜质。由于价格昂贵,供电系统比较复杂,更因为该IC已经停产了并涌现了许多技术参数更好的IC出现(其实也好不了多少),所以现在大厂的产品都不再考虑这个IC。只有我们通过DIY并用心调试,才能重新领略到这个DAC IC的风采,它就是数字音响领域的电子管。
如下图是PCM1704的内部电路,非常的简要没有多余的功能:


由于此IC是电流源输出型,所以可以用n个PCM1704并联输出,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模拟电路中的I/V转换,可以有很多电路架构。最常用的是用一个运算放大器IC和电阻组成的有源I/V转换的方式,这种电路精度高,使PCM1704的电流输出端始终保持零电位,并且电路的输入阻抗接近于0,这对于输出阻抗只有1KΩ左右的PCM1704电流源输出端是一个理想的负载。也可以用接一个纯电阻的方式实现I/V转换,但是由于IC电流输出端有保护二极管,所以电阻上转换到的最高信号电压应该不要超过0.65V,否则保护二极管会导通从而使信号削顶,这样得到的信号就比较弱,不利于信噪比的保持。另外由于所接的电阻可能达到100Ω以上,跟IC的电流信号输出阻抗就差一个数量级,这时候,这个电流源应该算不上理想的电流源。因为理论上的电流源内阻是无穷大的,但在现实中是没有这样的电流源的,只要负载阻抗远小于电流源电阻,那么在负载的变化就不会影响到电流源的本身的电流参数。还有一种,是直接放大电流,就是把PCM1704的电流直接输入到如比例镜像电流源等电路进行放大,到最后再转换称电压输出。这种电路由于没有专用的IC,只能靠分立元件搭建,并且而这些分立元件的电流放大倍数在小范围内是个离散值,因此其性能很难把握。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还是第一种,通过放大器的反馈方式,实现I/V转换。这种即使是用分立元件如双击型晶体管,单极型晶体管甚至是电子管都能实现很优质的电路。其电路形式多样化,可以由发烧友自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