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斷音響的八個重點

  • A+
所属分类:音频杂谈

音響是時間藝術,評斷音質衆說紛纭,各家用語、界定立論大相迳庭,很多音響評斷用詞、用語很難意會,相互溝通更難。本文旨在抓住重點讓您快速了解音響特質,避免混淆,隻要抓住下列八個重點就可以準确描述全部音質表現的評比,希望有助于諸多同行對音響性能和聲音表現的溝通與了解。

一、音場舞台表現

音場的空間感和喇叭擺位關系重大:音場立體性的高、寬、深延伸到牆,此高、寬、深會形成前凸後凹或比較平面或四方或長方或橢圓等形狀,也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延伸的整體音場空間感形狀,此音場形狀就是各種不同形狀的空間感,最佳空間感是彌漫整個聆聽室,輕松通透的四面八方龐大無邊之感的音場空間感,甚至有穿透四周牆壁之感的表現,基本上除了器材好之外還要有适當空間大小,太小空間比較難達成完美空間感。

音場中樂器和人聲的層次和定位感,層次是指音場之中樂器等發聲體的立體性以及或深淺或遠近距離的變化,定位感是指發聲體音場立體性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層次和定位感良好,各種樂器和人聲等就有立體形體感,若音響系統器材不夠好或是音箱擺位不好是聽不到形體感的,尤其是有深度層次的形體感。而整體音場應該成形于左右喇叭後方舞台,如若聲音向前沖就不對了,尤其低頻表現前沖時有重擊胸膛之感,一時以爲是大音量的力道感覺過瘾,但如此聽久了會很不舒服,是不正确的表現。

二、密度與重量感

在整體音場形狀内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密度和重量感與聲音細節多寡及音場穩定度有關,聲音音場穩定度高,重量感強,也是樂器定位準、形體感不飄移的表現。聲音的密度高是細節多、音感充實的表現,密度高對雙耳或身體的包圍感或擁抱感感覺越好,會有如臨現場親曆的感覺。

三、透明感與清晰度

    音場的透明感和樂音的本身以及背景幹淨程度有關,以儀測而言和 S+N/N的對比程度有關。透明感好、空間感好,清晰度一定好,音混、音糊如隔層霧或朦着紗,音場一定比較扁平無深度、音像較大甚或糊成一團,常見的低音肥大即是一例,亦或低音糊成一團也是,有人以爲是低頻渾厚有力而自喜這其實是不對的,聽聽現場音樂演奏會當可比對得知。

清晰度常和中高音量感較多偏亮的現象混爲一談,中高音偏亮、偏多、整體低頻比例減少,聽感不自然,若同時唇齒音較多定會刺耳難受。低頻清晰度較難做好,可以從大鼓皮尾韻或Double Bass弦的微震的鑒别程度認定。

四、解析力和細節

    解析力強,細節才可能多,一般音響系統以低頻解析力最難做好,細節多才能聽到弦樂的綿密擦弦的微震(或稱松香味)和鋼琴擊槌瞬間敲擊的木頭味,以及而後的尾韻延伸和鋼弦與琴腔、琴反射闆的共鳴,又如人聲微弱氣息的情感表達,低頻如鼓皮被槌打時的瞬間張力與延伸尾韻等。

五、音質的美感

要求不隻順耳,樂曲還可感染所有情感的傳達,或如沐春風詩情畫意的柔順或澎湃洶湧的壯烈情懷,而音質不美就産生生、冷、硬、瘦、薄之感。

六、高中低頻段的均衡性

聲音的高、中、低各頻段均衡才能悅耳,太亮(高頻太多)尤其唇齒音一多就難受,太暗(高頻太少)就不生動,低頻膨脹(太多)會淹蓋主題,而缺低頻會好像下盤少了東西,缺少整體性,或中頻太沖不夠厚實,就缺少溫潤豐厚的甜美感,而變得幹澀。

七、凝聚力與形體感

指的是聚焦良好,不暈不散的樂器或嘴形或凝聚的鼓聲,以及人聲和樂器的大小比例,這一項和器材相位失真與喇叭擴散角及反應速度有關,與音箱toe-in角度調整關系也很大,不夠細膩的系統有暈,形體偏大,不成比例,凝聚力與形體感不好,音樂舞台就不成形或成形不完整,無法達到自然龐大的舞台效果。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